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近代臺灣城市史
Urban History of Modern Taiwan 
開課學期
104-2 
授課對象
學程  臺灣研究學程  
授課教師
呂紹理 
課號
Hist2203 
課程識別碼
103 523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2,3,4(9:10~12:10) 
上課地點
博雅403 
備註
總人數上限:20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42Hist2203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城市並非只是空洞建築的集合,更是不同人群社會文化消融成長的溫床。不同的人群社會塑造出不同的城市風格。本課程即由台灣人群組織形成與發展的經過,及人群組織的需求為著眼點,介紹歷史時期營建台灣城鎮聚落的各種力量,及其對當代城鎮的影響。 

課程目標
課堂講授著重以閱讀材料、小組討論、史料分析等不同形式,掌握近代臺灣城市在空間與人群活動的變遷軌跡,並藉此認識臺灣城市所具有的特殊「殖民現代性」的內涵。 
課程要求
同學於每一單元開始前,須預先閱讀指定之文章,以利上課之討論。課堂講授之外,同學須組成小組,於學期中實地考察重要的歷史城鎮,並撰寫考察報告,以求課堂知識能與實地經驗相印證。詳細內容於第一周上課時說明。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四 10:00~12:00 
指定閱讀
李乾朗,《台灣建築史》,台北:北星出版事業公司,1980
李乾朗,《台灣近代建築》,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87年。
李乾朗,《台灣建築閱覽》,台北:玉山社,1996年。
G. W. Skinner, The C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G. W. Skinner,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施堅雅主編,葉光庭等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劉易士.孟褔(Lewis Mumford),《歷史中的城市¬¬¬起源、演變與展望》,台北:建築與文化出版社,1993。
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著,黃煜文譯,《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臺北:麥田出版社,
林會承,《臺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0。
林會承,《清末鹿港街鎮結構》,台北:境與象出版社,1985年。
陳東升,《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5年。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一部關於空間治理的兩種不同城市哲學》,臺北:群學,2005年。
葉肅科,《日落台北城--日治時期台北的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年。
賴志彰,《臺中縣街市發展》,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
漢聲雜誌社,《長住台灣:聚落保存與社區發展》,《漢聲雜誌》74輯,1995年2月。
黄武達,《日治時代臺北市近代都市之建構(1895-1945)》(臺北:臺北市文獻會,2009年)
黄武達,《追尋都市史之足跡:臺北「近代都市」之構成》(臺北:臺北市文獻會,2000年)
黃樹仁,《心牢:農地農用意識形態與臺灣城鄉發展》,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2年)
 
參考書目
※劉石吉,〈城郭市廛:城市的機能、特徵及其轉型〉,收入劉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經濟篇--民生的開拓》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頁285∼341。
※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施植明譯,《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臺北:田園城市文化
事業公司,年)
Manuel Castells, ‘Historical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Urban Questio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77
溫振華,〈施堅雅(G. W. Skinner)的中國市鎮研究介紹〉,《教學與研究》,第3期,1981年5月,頁155-184。
※章英華,〈清末以來台灣都市體系之變遷〉,收入李亦園、楊國樞等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台北:中央研究
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年。頁233∼273。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第三章:清代臺灣港口的發展與等級劃分〉,臺北:知書房,1996年,頁
63-128。
※關華山,〈台灣傳統民宅所表現的空間觀念〉,收入關華山,《民居與社會、文化》,台北:明文書局,1992年,
頁27?64。
※蔡采秀,〈家族與地方都市的發展:以板橋林家與海山劉家的發展為例〉,《臺灣史研究》,2卷2期,1995年12
月,頁138-186。
※林玉茹編,《麻豆港街的歷史、族群與家族》(臺南:臺南縣政府,2009年)
堀入憲二,〈解讀清代台灣都市風水〉,《哲學雜誌》,第3期,1993年,頁78-101。
林美容,〈一姓村主姓村與雜姓村:臺灣漢人聚落型態的分類〉,《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1,1991年,頁11-
30。
黃朝進(1994),《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台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黃世孟,〈從台北都市計畫歷史探討空間結構變遷特質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4卷第
1期,1989年2月,頁67-83。
李莉文,〈日據時期台灣港市發展與區域都市化之研究〉,《台灣文獻》,第39卷第1期,1988年3月。
陳章端,〈台北大稻埕的都市轉化(1851-1989)〉(臺大城鄉所碩論,1989年)
※洪敏麟,〈從東大墩街到臺中市的都市發展過程〉,《臺灣文獻》26:2(1975年)
施添福,〈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第8卷1期,
2001年6月,頁1-40。
黃富三,〈淡水河水運與關渡之興衰〉,收入黃富三主編,《海、河與聚落變遷:比較觀點》(臺北:中研院臺史
所,2009)
李宗信、顧雅文。莊永忠〈水利秩序的形成與崩解:十八至二十世紀初期瑠公圳之變遷〉,收入黃富三主編,《海、
河與聚變遷:比較觀點》(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09)
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的休閒生活與商業活動〉,收入黃富三主編,《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
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
趙祐志,《日據時期臺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臺北:稻鄉,1998)
陳林頌,〈本城上水、時空由道:台灣日治時期上水道之調查研究與保存行動〉(臺大城鄉所碩論,2002年)
賴志彰,〈1945年以前台中地域空間形式之轉化:一個政治生態群的分析〉(臺大城鄉所碩論,1991年)
顏忠賢,〈日據時期大稻埕店屋空間的文化形式分析〉(臺大城鄉所碩論,1989年)
1126-1203 城市生活與城市文化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象: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第3章:〈實踐與轉化:日治時代臺灣
傳統詩社的現代性體驗〉(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頁143﹣182
※藤井省三,〈大東亞戰爭時期的臺灣皇民文學:讀書市場的成熟與臺灣民族主義的形成〉,收入藤井省三著,張季琳
譯,《臺灣文學這一百年》(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頁39-84。
葉龍彥,《臺北西門町電影史()》(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7年)
陳柔縉,《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大化在中國(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三澤真美惠,《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12年)
吳政憲,《繁星點點:近代臺灣電燈發展,1895﹣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4年)
※曾品滄,〈從花廳到酒樓——清末至日治初期臺灣公共空間的形成與擴展〉,《中國飲食文化》7卷1期(2011年1
月)
※並木真人,〈並木真人,〈朝鮮的「殖民近代性」、「殖民地公共性」和對日協力:殖民地政治史、社會史研究之前
置性考察〉,收入吳密察、若林正丈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出版社)
周婉窈,《日據時期臺灣的議會請願運動》(臺北:自立晚報)
趙祐志,《日據時期臺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臺北:稻鄉,1998)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小浜正子著,葛濤譯,《近代上海的公共性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施添福,〈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第8卷1期,
2001年6月,頁1-40。
※關華山,〈古蹟及歷史建築再利用的理論與作法:以中部地區古蹟為例〉,收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古蹟
及歷史建築使用再發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頁41-64。
※徐明褔,〈臺南市都市發展中的古蹟保存〉,收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古蹟及歷史建築使用再發展研討會
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頁65-98。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末考 
20% 
會由本學期上課內容、閱讀材料、討論及同學延伸之課題或問題中擇其重要者出題。 
2. 
小組報告 
30% 
詳細規劃上課時說明 
3. 
平時表現 
50% 
包括上課出席、每週閱讀作業及討論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導論 
第2週
  城市研究的基礎概念與方法(一) 
第3週
  城市研究的基礎概念與方法(二) 
第4週
  城市體系與區位的歷史變遷 
第5週
  傳統城市的空間與生活(一) 
第6週
0330  傳統城市的空間與生活(二) 
第7週
0406  近代城市的興起與空間轉化(一) 
第8週
0413  近代城市的興起與空間轉化(二) 
第9週
0420  近代城市的機能與區位 
第10週
0427  城市生活與城市文化(一) 
第11週
0504  城市生活與城市文化(二) 
第12週
0511  赴美開會,停課一次 
第13週
0518  城市的「公共性」與「現代性」 
第14週
0525  殖民城市的特質 
第15週
0601  戰後城市的轉折 
第16週
0608  發展或保存?古蹟維護、城市歷史與城市未來 
第17週
0615  小組報告